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常见的不合格项往往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以下将详细分析电梯检验中常见的 10 个不合格项,并重点探讨“补偿链异响”和“润滑整改”的问题。
首先,曳引轮与钢丝绳磨损严重是常见的问题之一。长期使用导致钢丝绳表面磨损或断股,会降低曳引能力,增加故障风险。其次,制动器间隙过大或调整不当,可能导致电梯无法有效制动,存在安全隐患。第三,限速器动作不灵敏,这是电梯安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若不能及时响应超速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缓冲器损坏或失效,当电梯发生冲顶或蹲底时,缓冲器无法有效吸收冲击力,可能导致人员受伤。第五,层门和轿门关闭不严或卡阻,这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还可能造成夹人事故。第六,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如控制柜内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可能导致电梯失控或停梯。
第七,钢丝绳张力不均,会导致曳引轮受力不均,加速磨损并影响运行稳定性。第八,安全钳未定期校验,安全钳是电梯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保护装置,若未按规定校验,可能在关键时刻失效。第九,对重导靴磨损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增加噪音和振动。
第十,补偿链异响,这是较为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补偿链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起到平衡重量的作用,如果链条内部润滑不足或连接部位松动,就会产生异常声响,甚至导致链条断裂。此外,润滑整改也是电梯维护中的重要环节。缺乏润滑会导致轴承、齿轮等部件磨损加剧,影响电梯寿命和运行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电梯维保单位应加强日常巡检和定期保养工作。对于补偿链异响问题,应及时检查链条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必要时更换磨损部件,并按照标准进行润滑处理。同时,确保润滑油脂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润滑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总之,电梯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维护和严格的检验。只有通过细致的检查和及时的整改,才能有效预防故障的发生,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