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推进,电梯更新和改造成为许多社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以“验收跑腿费”为名的违规收费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违背了国家关于规范公共服务收费的相关规定。
所谓“验收跑腿费”,是指在电梯完成改造后,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要求业主或施工单位支付额外费用,用于所谓的“跑腿”服务。这种费用往往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没有公开透明的收费标准,更缺乏合理的解释。事实上,电梯的验收工作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相关费用应由政府或建设单位承担,而非转嫁给居民。
此类违规收费行为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电梯改造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引发矛盾纠纷。部分小区因费用问题迟迟无法完成电梯改造,影响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便利,违背了公共服务的初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不得强制收取不合理费用。对于以“验收跑腿费”名义实施的违规收费行为,居民有权拒绝支付,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住建部门或12315平台进行举报。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收费行为依法查处,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
此外,电梯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资金使用透明、程序合法。同时,应鼓励社会监督,建立多方参与的机制,让电梯改造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面对违规收费现象,居民不应沉默,而应积极维权。通过合法途径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广泛关注电梯改造中的不正之风,共同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公共服务环境。
电梯改造关系千家万户,只有杜绝违规收费,才能确保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标。希望广大居民提高警惕,发现类似问题及时举报,共同守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