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近日,江苏省政府正式公布2024年电梯改造计划,明确将对全省1.9万部老旧电梯进行升级改造,总投资额达28.9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家专项国债支持。此次改造规模之大、补贴力度之强,在江苏省历史上尚属首次,标志着老旧小区“上下楼难”问题正迎来系统性解决方案。
此次电梯改造项目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全省多个城市及县区,重点针对使用年限较长、安全隐患突出、运行效率低下的老旧电梯。根据统计,目前江苏省内约有5万部电梯投入使用,其中近40%的电梯已超过15年使用年限,部分甚至接近或超过20年。这些电梯普遍存在机械老化、控制系统不稳定、能耗高、故障频发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日常出行体验,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推动这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江苏省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28.9亿元国债资金,为各地提供直接补贴,减轻地方政府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其次,省级财政也将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形成合力。此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标准和流程,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此次电梯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更换设备,更是一次全面的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内容包括电梯结构加固、控制系统升级、节能技术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安装等。同时,还将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优化小区内部环境,提升整体居住品质。
对于居民而言,电梯改造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安全感的提升。过去,许多居民因电梯故障而不敢轻易外出,尤其对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影响更大。如今,随着新电梯的投入使用,居民上下楼更加便捷,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在推进电梯改造过程中,注重统筹规划、分类施策。一方面,优先改造使用年限长、安全隐患大的电梯;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种多元化的推进方式,既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性,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到2025年底,江苏省将基本完成首批1.9万部电梯的改造任务。未来,随着更多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江苏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品质将迎来新一轮提升。这场以电梯改造为切入点的城市更新行动,正在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