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地址:惠州市鹅岭西路龙西街3号政盈商务大厦5层F1-2单元

电话:15678857333

Q Q :2930453612


扫描二维码

GB/T 10060-202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核心升级与技术解析
2025-04-27

一、核心规范体系重构

1. 适用范围与边界界定

GB/T 10060-2023明确覆盖额定速度≤6.0m/s的曳引驱动电梯及≤0.63m/s的强制驱动电梯,将液压电梯、杂物电梯等特殊类型排除在外。该标准替代2011版旧规,重点解决老旧规范中“避险空间缺失”“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空白”等安全隐患,推动电梯验收流程向标准化、数据化转型。

2. 空间安全强制标准

  • 轿顶避险空间:新增5.2.3.3条款要求轿顶检修区域最小活动高度≥1.8m,彻底解决旧规中检修人员需弯腰作业的痛点。

  • 驱动主机防护:明确曳引机上方净空需≥0.3m,控制柜前操作区深度≥0.7m,滑轮间活动高度≥1.5m。例如,某项目因驱动主机上方净空仅0.25m被要求整改,凸显该条款的强制性。

3. 电气安全体系升级

  • 供电回路监测:细化5.1.5.3条款,要求主开关、照明开关、接触器等关键部件增加电路监测功能,故障诊断响应时间缩短至毫秒级。

  • 断相保护强化:新增电动机电源切断检查机制,确保断相、错相故障时电梯在0.5秒内触发紧急制动,较旧规响应速度提升40%。

二、关键技术指标升级

1. 限速器-安全钳系统革新

  • 校验周期缩短:限速器校验周期从3年压缩至2年,检验结果需上传至省级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 动作精度提升:当电梯速度>1m/s时,安全钳联动误差需控制在±1%以内,较旧规提升50%精度。

2. 制动系统冗余设计

  • 双电磁铁制动器:制动部件分两组独立装设,单组失效时仍能制动额定载荷的125%,并配备磨损量监测装置,厚度<3mm时自动报警。

  • 独立测试要求:制动器分组设置需进行井道外独立测试,避免因电磁干扰导致误动作。

3. 层门安全强化

  • 间隙精准控制:层门、轿门下端与地坎间隙严格控制在4-8mm,检测需使用激光测距仪,误差≤0.1mm。

  • 机械钥匙管理:层门机械钥匙开锁装置需配备电子记录功能,开锁记录保存时间延长至3年。

三、验收流程智能化转型

1. 数字化验收工具应用

  • 电梯绳索张力仪: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时显示每根曳引钢丝绳张力值,确保张力差≤5%,较人工测量效率提升80%。

  • 振动分析仪:集成频谱分析功能,可检测曳引机轴承早期故障,预警周期提前至故障发生前30天。

2. 全流程追溯系统

  • 二维码身份标识:每台电梯需配备唯一身份二维码,扫码可查询制造、安装、验收全流程数据。

  • 区块链存证:验收报告需上传至监管部门区块链平台,防止数据篡改。

3. 绿色节能指标纳入验收

  • 能效等级认证:新增电梯能效等级(1-5级)检测,永磁同步曳引机需达到3级以上,较旧规异步电机节能20%。

  • 能量回馈系统:强制要求配备能量回馈装置,制动电能回馈效率需≥85%。

四、行业影响与挑战

1. 对制造企业的影响

  • 研发成本增加:为满足新规,企业需投入资金升级制动系统、限速器等核心部件,单台电梯制造成本上升约8%。

  • 技术壁垒提升:中小电梯企业因缺乏智能检测设备研发能力,面临市场淘汰风险。

2. 对检测机构的挑战

  • 人员资质要求:验收人员需持有电梯检验师资格证,并通过新规专项培训。

  • 设备更新压力:传统检测工具(如游标卡尺)被淘汰,激光测距仪、振动分析仪等成为标配。

3. 对使用单位的约束

  • 维护责任强化:使用单位需建立电梯健康档案,每季度上传维保数据至监管平台。

  • 改造合规风险:老旧电梯改造需同步升级至新规标准,否则无法通过年度检验。

GB/T 10060-2023通过技术指标量化、验收流程数字化、安全责任可追溯化三大革新,推动电梯行业进入“智能安全”时代。尽管实施初期面临成本上升、技术迭代等挑战,但其对减少电梯事故率、延长设备寿命的长期价值已获行业共识。


电梯法规 / title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梯法规

15678857333 打我电话

地址:惠州市鹅岭西路龙西街3号政盈商务大厦5层F1-2单元

Q Q:2930453612

Copyright © 2022-2025 惠州瑞哈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130202001247

粤ICP备2023038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