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护保养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消防员电梯、防爆电梯的维保单位需按制造单位要求制定维保项目和内容。规则要求维保单位在依法取得相应许可后,方可从事电梯维保工作,并需履行多项职责。例如,按照规则、安全技术规范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制定维保计划与方案;按规则和维保方案实施维保,保证施工安全;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直辖市或设区的市抵达困人故障现场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小时等。
规则将电梯维保项目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等四类,各类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和要求分别见附件A至附件D。维保单位应依据各附件要求,结合电梯使用特点制定合理维保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现场维保时,若发现问题需增加维保项目,应及时修订维保计划与方案。当电梯仅依据合同规定的维保内容无法保证安全运行,需改造、修理或更新时,维保单位应书面告知使用单位。同时,维保单位进行电梯维保时,应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包括电梯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使用单位信息、维保单位信息、维保项目和工作内容等,并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维保单位的质量检验(查)人员或管理人员应对电梯的维保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规则允许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无纸化电梯维保记录,但要求其格式、内容和要求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使用无纸化电梯维保记录系统的,数据在保存过程中不得有任何程度和形式的更改,确保储存数据的公正、客观和安全,并可实时进行查询。
规则不仅对维保的技术内容做出规定,还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例如,维护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前确定作业方法和内容,检查安全用具和工具;工作中不随意离开岗位,离开时关闭层门或指派他人监控;如工作可能危及他人安全,必须张贴危险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等。同时,规则要求维保单位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的出台,为电梯维保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技术要求,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维保质量。通过细化维保项目、强化质量检查、推广信息化管理等措施,规则促进了电梯维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规则还强调了应急处理和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作为规范电梯维保行为的关键法规,对于保障电梯的安全性能、维护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方应严格遵守规则要求,共同推动电梯维保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