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以来,我国电梯安全监管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电梯安全风险防控,避免和减少电梯事故发生。这包括全国范围内在用电梯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以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落实电梯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政策强调了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要求这些单位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以提高电梯的整体安全水平。
提升电梯应急处置能力:方案提出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目标,确保乘客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全覆盖,以增强应对电梯紧急情况的能力。
支持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针对老旧电梯的问题,政策大力支持其更新改造,以提升电梯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强化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使用单位需开展自查自改,强化日常使用安全管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推动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电梯产业集聚区和品牌示范区,推动电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提高电梯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检验检测和监督检查:通过加强检验检测和监督检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在电梯安全监管方面采取了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措施,旨在提升电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乘梯需求。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梯的整体安全性能。